(辽宁学习平台)
几年前的寒假,我和父母去北京旅游。起了个大早,我们站在天安门广场等待升旗,清晨的寒气冻得我眼睛痛。就在这时,国歌响起,风引着国旗散开,顺着旗杆升到了高空。
在一片朦胧的天空中,鲜艳的国旗刚好遮住了远方探出头的朝阳,金光勾勒出旗帜的边缘。我的内心被触动了,国歌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,我的世界只剩下这杆红旗。
当时年幼,不明白这面旗帜所承载的意义,更不懂那来自血脉深处的撼动和呼唤,叫爱国。
长大后,这份牵引越来越深。
汶川大地震十年纪念,我看着纪录片中闪过的画面:坍塌的房脊,扭曲的大地,痛苦的人们,一串串数字后是同胞的鲜血。我的眼角湿润了,心中充斥着无法言喻的悲痛。
“如水年华七十载,画卷更迭几度秋。”新中国成立70周年,我坐在电视前,电视里是京城的十月金秋,阅兵队伍庄重威武,各省花车绚丽多彩······我将满心崇高的情愫一一写进周记。
那一年的假期,我和家人去看了电影《我和我的祖国》,脸颊一侧都贴上了小国旗贴纸。我随着电影里的角色又哭又笑,电影里的一幕幕是我们最真实的写照。我们是不起眼的普通人,生活在祖国的臂弯,深爱着这个国家。走出影院,路过高楼大厦,走过人流如织,看着辽阔晴空,沐浴暖暖日光。回眸,原来是我和我的祖国。
2020年,疫情来势汹汹,人民惴惴不安。祖国用她宽厚的臂膀控制住了疫情,安抚住了民心。我不害怕,因为我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。
如今,祖国71华诞如约而至。“祖国献寿民同乐,国运昌盛天地贺。”我走在路上,路边的LED屏上闪着为国庆生的标语。广场上,几位阿姨手里拿着小国旗,身边围着活蹦乱跳的小孩子。远远望去,广场上满是星星点点的红色。泱泱大国,蒸蒸日上,人民百姓,喜笑颜开。
而今,又是一个清晨。我看向窗外,院子的围栏上绑着一杆红旗,阳光中熠熠生辉,微风中高高飘扬,一如当年在天安门广场时的庄严模样。我笑了,心绪飞扬。抬笔写下最后一句话:“此生无悔入华夏,来生愿在中华家。”
教师点评:感动的事件娓娓道来,爱国之情丝丝浸入心田,选材典型,情感真挚,文笔流畅。
(作者:大连世纪学校八年一班 齐钰;指导教师:王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