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一颗真心,传作文真经。
大家好!我们继续来谈作文复习不宜“抓大放小”。上一篇是基于一篇课文的“小作文”设计,这一篇将聚焦对课文的某个学习环节进行“小作文”设计。
如果对每篇课文都进行这样的设计,教学时间上得不到保障。这就需要对一些课文的训练点进行挖掘、开发,对某个或某几个教学环节设计“小作文”。
用一颗真心,传作文真经
为了让小读者们可以参照着去练笔,我提供以下参考样例。
【“小作文”设计参考样例①】
材料选择:
课文《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》
内容回顾:
课文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。
故事发生在1910年。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,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,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,后因大陆不断漂移,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。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,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,找到了许多事实,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。
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,每个部分连接自然,运用“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?”“于是……”“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”等过渡句,使文章浑然一体。阅读这篇课文,能让孩子懂得段与段之间的有机联系,有助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。文中还有很多具有积累价值的词语,如“洁白宁静、性格豪放、静谧舒适、坐卧不安、不可思议、浩如烟海、飞渡重洋”,可以通过积累,丰富孩子的词汇储备。
大陆漂移假说
学习活动:
魏格纳的演讲引起了地质界的震动,你如果就是魏格纳,你会怎样清楚简洁地向大家介绍你的发现,你的假说呢?指导孩子“穿越”到1912年,假想自己是魏格纳,写一写当时在法兰克福召开的地质学会上的演讲稿(只要求写要点),学习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达。
学习成果:
大陆和海洋的起源
各位专家:
大家好!
从世界地图上,我发现 和 形状十分吻合。我推测,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 ,这就是 漂移。我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找到证据: 。我认为这就是大陆和海洋的起源。
谢谢大家!
魏格纳
【“小作文”设计参考样例②】
材料选择:
课文《蟋蟀的住宅》
内容回顾:
《蟋蟀的住宅》选自《昆虫记》,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。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,真实地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特点和修建经过,赞扬了蟋蟀不辞劳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。
昆虫界的建筑设计师
学习活动:
在《蟋蟀的住宅》一度预习后,交流蟋蟀留给你怎样的印象?我们可以先在纸上示例:
它会唱歌,是闻名于昆虫界的弹唱艺术家。
再让孩子结合自己的前置性学习情况,仿写句子。
学习成果:
它会 ,是 于昆虫界的 。
它会挖掘,是称霸于昆虫界的建筑设计师。
它会跳跃,是称雄于昆虫界的跳远运动员。
它会打斗,是称霸于昆虫界的武林高手。
……
闻名于昆虫界的弹唱艺术家
这样,既对孩子预习时查阅的资料进行梳理、交流、共享,又对孩子进行了一次有效的“小作文”训练。
【“小作文”设计参考样例③】
材料选择:
课文《巨人的花园》
内容回顾:
主要讲的是一位巨人刚开始发现孩子们在他的花园里玩耍,很生气,把孩子们赶了出去,从此,巨人的花园里一直都是寒冷的冬天,直到有一天,巨人从一个小男孩身上了解到,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,巨人把孩子请了回来,和孩子们成了好朋友。
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
学习活动:
结合课文《巨人的花园》先进行说话训练: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,有的是 。一组答案:“狂风大作、雪花飞舞、鲜花凋谢、树叶飘零、冰雪覆盖……”另一组答案:“训斥、责难、发脾气、冷酷、荒凉……”那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?可以通过启发谈话,回顾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的事情,写一写自己的体会。先出示范例:
没有孩子的自由和天性就没有春天
社团活动开始了,一年级钢琴班的李小强和一帮孩子正在操场玩“沙雕”?!暗图丁⑽蘖?练琴去!”老师很生气,一脚踢碎了即将完工的“沙雕”。在培养一个钢琴家以前,老师先踢碎了一群雕塑家的梦。
没有孩子的自由和天性就没有春天。
放飞
学习成果:
没有孩子的风筝就没有春天
春天,当我为风筝粘上最后一个竹片的时候,妈妈冲进了我的房间,一把夺过风筝,要撕。
“不!别!妈妈!”我哭喊着。
“欣欣,你已经10岁了,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孩子了,你怎么还这样贪玩?”妈妈说?!爸灰憧冀叭?,妈妈就把风筝还给你?!?/strong>
说完,妈妈把风筝挂在了高高的墙上。
没有孩子的风筝就没有春天。
再如,学完《去年的树》后,可以引导孩子练笔:如果你是故事中的鸟儿,看着昔日的好朋友树已变成了灯火,你会说些什么呢?请写下来。由于是建立在孩子对文本有充分认知的基础之上,呈现出来的自然是情感的真实流露,收效一定会很好。限于篇幅,不再赘述。
树鸟相依,其情亦真
依托课文的某个学习环节进行“小作文”设计,把学习真正还给孩子,让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开掘,从“小”做起,锤炼基本功,让更高的写作要求也能“高也可攀”。
一句话锦囊:课文中有很多非常好的“练笔点”,经常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勤动笔,一定会让自己的作文水平得到质的飞跃。
致读者:你认为从课文中寻找“练笔点”,开展“小作文”训练 ,对孩子们的写作素养的提升有没有帮助?
致家长:你是如何指导读文章,练写作的呢?
致孩子:你认为哪篇课文的哪个地方可以拿来练习写“小作文”呢?可以在这篇文章的评论区私信我哦!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。
欢迎评论互动!
(说明:图片源自网络。文章系原创,请尊重原创成果,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。如需转载,请在头条号私信作者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