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古人云“家和万事兴,家齐国安宁”。家教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,是塑造人、培养人必不可少的一环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价值取向、文化传承和精神风尚,不仅深刻地影响人的一生,而且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。今年,市妇联文明家庭评选暨“寻找最美”活动在全市范围内火热开展,涌现出了一大批用自身道德力量传递人间爱、展现真善美、积聚正能量的典型,评选出了文明家庭50户,其中“最美家庭”10户。湘潭日报、湘潭在线特与市妇联联合开办“讲好家训,传好家风——市文明家庭风采”专栏,集中展示我市文明家庭、最美家庭风采。
湘潭在线10月24日讯(湘潭日报记者高雅)他是妻子眼中的“宅男”,是女儿眼中的“书虫”,
20多年来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,从一名中专生,读到了研究生,并且改变了人生的命运。他便是市委宣传部干部陈青,如今已为人夫、人父的他,影响着妻子和女儿,共同建设了一个“书香家庭”、“文明家庭”。
陈青回忆,喜欢上读书,要归功于他的母亲。他的母亲曾是一所学校的图书管理员,教书备课没空管他时,就让他看图文并茂的连环画,因此连环画成了他童年最好的“伙伴”,“阅读习惯就是从那时开始养成的。”陈青说。
也正是一直保持着这个好习惯,不断地改变着陈青的命运。1993年,17岁的陈青中专毕业,被分配到湘潭县龙口乡(今属花石镇)工作。远离城市,学历不高,性格内向,有一段时间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,陈青都感到十分迷茫,在沉沦了一段时间后,他寄情于各类书籍,在阅读中获得乐趣,消除苦闷。同时,他不断考取各种文凭与职称,并在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顺,先后获得两个本科学历、两个中级职称和教育硕士学位。学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工作中陈青也不含糊,他先后从事过共青团
、组织人事、纪检监察、宣传文化等方面的工作,从团委书记、组织干事、党支部书记到乡镇纪委书记、党委副书记,基层和机关等岗位,陈青都干过不少。
虽然工作变动不小,但唯一不变的是他的读书习惯。刚开始,他广泛涉猎各类书籍,近些年,他不断摸索,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向,将视野聚焦在湘潭地域文化与本土作家研究上,努力实现“理论思维与文艺思维的通融”。
“读书不仅应该慢读,而且要坚持动笔读书。”在陈青的书桌上,摆放着湘潭历史文化名人丛书之《黎烈文》以及黎舜童著的《湘潭黎氏家族》,翻开这两本书,随处可见他阅读时撰写的标注。陈青告诉我们,他每读一本书,都会将买书的时间、启读的时间、读完的时间记在扉页上,看书的时候总是拿一支笔在手上,有感觉的地方标记一下、随手写下即时的感受,就算是借别人的书也经常忍不住在上面写写划划。在他的QQ空间,大多是他的读书心得。
“读书要有深层次一点的收获,最好拿起笔来。在我看来,读书和写作是分不开的两件事。”陈青说道。近年来,他关于“湘潭与绍兴”、“水石湘潭”等方面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,并在《创作与评论》等杂志发表了《酒香中的人性绽放与批判——楚荷小说创作评析》《迷雾与幻像中的人生镜鉴——赵竹青小说创作评析》等湘潭本土作家研究文章。
“我之所以坚持读书,一半是为了自己,一半是为了家庭。我希望通过自己,积极地影响我的家人,也都养成读书的好习惯。”这是陈青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他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他的女儿出生后,妻子用朴实的文字,一点一滴地记录着孩子的成长历程和生活趣事,目前已有近20万字。而儿时阅读过的连环画,他传承给了自己的女儿,有时还陪着她一起看连环画。女儿延续了父亲喜欢读书写作的好习惯,她写的《<做好学生有点累>读后感》曾获省级作文比赛一等奖。
通读完《曾国藩家书》、《傅雷家书》,陈青深感家信是一种很好的沟通和教育方式,他在女儿10岁、12岁生日时,分别写了一封信作为她的生日礼物,信中的内容都是关于女儿这个年纪应该知晓的事情。看着长达七八页纸、3000多字的信,里面散发出的都是浓浓的父爱,让人无不动容。陈青告诉我们,他会这样每隔两年写一封信,一直到他写不动时为止。
用“承前祖德勤和俭,启后子孙读与耕”这句话,来形容陈青这个文明书香家庭再确切不过了。陈青希望将这种读书的习惯,作为家训一直传承下去,让一家人能在阅读的世界里,渐行渐欢。
>>返回湘潭在线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