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创作品 文/商山明月
最近陆陆续续参加了好几场村里人葬礼,有年长的,有年轻的,有的是寿终就寝,也有的是英年早逝,总之在一年的时间里相继离去的很多。那些年长者的离去在众多的人看来已是应老之年,但每当村里的人论及那些年轻的生命时还是令人心生震撼,不由同情与怜悯,甚至有些突然的离去让人无从接受。可自古以来生者还天,活者悲痛的事实不可抗拒。对于每个人来说,无论走到那个人头上来说,死亡似乎都是可怕的,甚至很多的时候我们也都在为自己的人生而恐惧着,恐慌着。也有很多的时候,我们突然感到人生确是何其的短暂,不经意间却要走到尽头。一生的忙碌终究逃不过一个”死”字。每年的清明和每一个祭日,成群结队的后人都会现在坟前,看着荒草凄迷的坟头像先人们深深地叩上三个头,烧一些纸钱,报一下如今的平安和现在的成就,衷心的祝愿一下地下的忘灵,并期盼他们保佑来年会更好,但愿他们能够听到。面对逝者,冰凉的坟墓唤动着我们的哀憅。可在叩着头,烧着纸钱的同时,活者真的就能感觉心安理得了吗?又有多少人真正的可以问心无愧的敢说,在他们生时得得确确尽过应有的孝道。一生说来很长,但说来也很短。从呱呱坠地到成家立业,再到入土为安,一晃数十年,一个世纪就过去了,许多的人,当为人父母后才会深有体会。可生活的压力,或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是使他们忘记了“忠孝仁义,孝为先”的道理。别说拿大人对子女的一半恩来报答,就算有十分之一也好。但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?几张纸钱,几根蜡烛就能弥补心灵的空缺吗?真正的孝心应该在生前,而不是死后的忏悔。此刻,我又想起了贾平凹老先生关于《古炉》的序。为那些逝者默哀,为那些生者敲响孝的警钟。
发布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