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,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了新技术、新设备落地应用的使用者和见证者。
各种智能家居、智能安防设备的应用,让我们从封闭单一的生存样态转变为丰富多元的交互模式。居住在地球五湖四海的人们,借助互联网、物联网等技术,可以自由地实现沟通交流,分享自己在全世界各个角落的探索和发现。
科技作为一种迅猛的新势力,席卷全球攻城略地,让我们有了“秀才不出门,全知天下事”的便利。记得贺知章在《回乡偶书二首?其一》中写道“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”
少小离家、懵懂无知的诗人,等到年老体衰、鬓发斑白之时回到家乡,却已经被黄口小儿认作外来归客。这其间,阻隔着多少时间和空间。有了云平台、物联网,人们不再担心失去家乡的消息,而是随时随地可以与亲朋好友联系,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社交软件发送到多个地方。
清明时节的“云祭祖”,端午节日的“云舞狮”,中秋佳节的“云赏月”,已经成为一种人们寄托情感、传递思念的新途径。不管走到多远的地方,人们最难忘记的就是自己的家乡。科技的加持,让潜藏在人们内心的“乡愁”,有了寄托之处。
王维的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,将重阳节思家念亲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。
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重阳佳节,不能归乡团圆,令诗人心中无限惆怅与感伤。遥想兄弟们欢聚一堂,而自己却独自漂泊在外,
孤身一人无人相陪,其凄凉感伤之情更为深重。
时至今日,即使远隔万里,借助高铁、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,人们也能很快见面。即使不能当面聊天,人们也可以通过即时视频软件,语音对话、唱歌聊天。这样的互联互通,让人们跨越了山海的阻隔,虽然远在天边却仿佛近在咫尺。真是“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涯何处不见君”。
新科技的出现,为人们提供了交流沟通的新渠道,却也分散着人们的注意力。虽然同处一个房间,父母子女却各自玩自己的手机,这无疑是一种情感的疏离。专注于“屏内世界”的家庭成员,虽咫尺而天涯,虽貌合而神离,虽亲密而有间,岂不是一种奇怪又悲凉的景象?有空的时候,不妨放下手机,到峡谷森林中去走一走,往高山大川上去逛一逛。只要迈出脚步,你总能发现更加阔大悠远的世界。
外在的世界,只存在于你的眼中、脑中、心中。人脑与科技合作的进程,促使人类进步。正是凭着这么做,人类从茹毛饮血走向了信息时代。所以,世界上最好的决策者是这样的人:拥有理性、想象力和毅力,知道自己看重什么、想要什么、信仰什么,同时也利用算法、计算机和博弈论。利用计算机系统,可以辅助我们做决策,就像是司机通过GPS导航路线,到达目的地一样。
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,每一项开拓性成果的取得,都是技术与软件、硬件设备协调运用、综合运作的结果。借助这些有利的外部条件,人们可以把脑海中潜藏的所有创意,进行充分地释放和展示。
而在一曲曲美妙的音乐、一幅幅多彩的画作、一件件精致的笔架、一座座精美的雕塑背后,融入的是天马行空的创意性思维和严谨周密的推理性运算。在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之间达到动态平衡,让我们身处的世界既充满了诗情画意又充满了逻辑理性。
也许在不远的将来,人们会在奔波忙碌的生活中,去寻找一片能够让心灵平静下来的栖息地。到时候,科技会是一种有力的辅助,文艺会成为一种惊艳的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