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乙虽然是魏国人,但他在楚国供职多年。据记载,在此期间,江乙多次跟楚宣王谈论到昭奚恤这个人,而且谈论的话题均是对昭奚恤不利的事情。
有一次,江乙又跟楚王讲故事,其目的是为了映射令尹昭奚恤。江乙说:“有一个人养了一条狗用来看门。这条狗也很敬业,把主人安排的差事干的很出色,无论是坏人、好人均进不了主人家了。后来,有人发现,这条狗常常往井里尿尿。于是人们就想告诉狗的主人,让他好好管管这条狗。但是狗把着门,谁也进不去。邻居们也很怕这条狗,所以没有人能将狗往井里尿尿的事情告诉主人?!?/p>
江乙博学多才,看问题入木三分,最重要的是,他总能把问题分析的通俗易懂。楚宣王特别喜欢听江乙讲故事,今天更是听的津津有味。
紧接着,江乙话锋一转,说:“邯郸之难,楚国出兵大梁,并且占领大梁。那个时候,魏国全部精锐远赴赵国邯郸,魏国毫无反抗之力。魏国为了保全大梁,出重金疏通楚军。昭奚恤拿了多少,我当时就在魏国,我是知道的。所以昭奚恤一直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,对我的工作横加干涉,还常常在您面前说我的坏话?!?/p>
楚宣王听了江乙的故事,又听了他对昭奚恤的指正,但未像江乙期望的那样收到实际效果。在楚国目前的情形下,楚宣王还需要依仗昭奚恤鼎力支持,或者说楚宣王认为,此时没有动昭奚恤的必要。
过了一段时间,楚国平静如常,昭奚恤依然像以前那样按部就班工作。这让江乙心里很不爽,费劲口舌竟然没有一丝效果。江乙一边密切关注昭奚恤的一举一动,静静地等待时机再次出手,同时也在搜集对昭奚恤不利的证据。
有一次,楚宣王和江乙一起饮酒论事。江乙也正想找机会中伤昭奚恤。江乙对楚宣王说:“臣子之间一团和气,久而久之就会结党营私,一致对付高高在上的国君,那样的的话,君权就会受到威胁。”楚宣王连连点头。
江乙一看这个话题得到楚宣王的认可,认为有必要继续剖析。他说:“如果楚臣子之间纷争不断,才能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,国君高高在上,才可以以君权引导一方,或者平衡两方,实现君权的最大功效,臣子们才会以来国君?!比缓?,江乙总结说:“臣子们之间闹得越欢实,但不至于局面失控,他们才最需要国君,对国君的统治越有利?!?/p>
江乙说:“我王是否知道,有人愿意说别人的好话,您觉得这样的人如何?”楚宣王不假思索地说:“这是君子所为,这样的人应该亲近?!苯矣治剩骸坝腥讼不端当鹑说幕祷?,您觉得这样的人如何?”楚宣王说:“这是小人,应该离他远点。”
听了楚宣王的回答,江乙微笑着说:“如果有人杀了自己的父亲,有人杀了自己的主人,而他还在为国君做事,国君却对他的这些事一概不知,这又是为什么呢?”
楚宣王看了看江乙,没有回答这个问题,而是示意江乙继续。江乙说:“我认为,就像刚才您所的那样亲君子、远小人,大王最终听到的都是好事,没有坏事?!背趿坪?,对江乙的分析表示赞赏,当即表示,今后好事坏事都要听。
江乙的论述虽然是在影射昭奚恤,但是却内含丰富的为君之道。不但得到了楚宣王的认可,也令后世帝王将相奉为座右铭。
欢迎关注“历史倪说”,与您一起分享历史精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