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国时期,燕国贵族共同推举太子姬平为燕昭王。昭王是在燕国被齐国攻破后即位的。他哀悼死者,探访抚慰孤贫乏人,与老百姓同甘共苦。自己节衣缩食,却用重金来招募人才。他对郭隗说:“齐国乘我国内乱时攻破我国,我深知自己的国家地小人少,不足以报仇。但是,如果能得贤能的人才,与他们共商国事,以雪先王的耻辱,这始终是我的愿望。先生您如果见到合适的人才,我一定尽心尽力的侍奉他。”郭隗说:“古时候有个国王派他的清洁工用千金求购千里马,那个人找到一匹已死的千里马,用五百金买下马头带回。国王大怒,打扫清洁的人解释说:‘死马您都买,何况活的呢?天下人知道这件事,好马就会送上来的。’果然不到一年,就得到三匹千里马。现在大王打算招纳人才,就从郭隗我开始,比我贤良的人,自然会不远千里前来的。”于是燕昭王为郭隗修建宫室,尊他为老师。各地的贤才果然争相来到燕国;乐毅从魏国来,剧辛从赵国来。昭王以亚卿高位授予乐毅,委托以国家大事。
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。这则故事讲的是用人导向和用人制度。燕昭王礼贤下士,垒高台,备以千金,延请天下贤士。果然各国贤士听说昭王重视人才,纷纷投奔燕国,燕国也从此复兴起来。燕昭王求贤的故事今天还有我们值得借鉴的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