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者参加过一些考试考证,比如考公务员、考研究生、考教师资格证、考驾驶证、高考……
在文凭社会,考试是唯一的钥匙。没有考试,就没有成绩,没有成绩,谁也不知道你的水平。
分数,就是你的命数。
但是偏偏在中国这个考试大国,有很多人陷入到考试焦虑中。过五关斩六将,他们往往能够考试通过,但是考试还是给他们带来无穷的焦虑。
笔者在考研究生的时候,很多人排解焦虑的唯一方式,就是从早到晚沉溺在备考中,不去想任何东西。
在考驾驶证的时候,很多人就中了教练的招,想走后门来获得驾驶证。结果呢?并不好。
在考公务员的时候,焦虑就更多了。但很多人往往也没有焦虑,因为,你懂得。
考教师资格证,你会不会也觉得焦虑,紧张地在试讲中,一下子头脑空白。
为什么有很多人会有考试焦虑呢?
深入精神分析的根源,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:
心理素质就是差,就是不相信自己,任何有挑战的东西,都会觉得不自信。即使自己练了很多,但还是觉得不满足。所以他们需要一种宽容平和的环境,才能够发挥无穷的潜力。但是生活总是会有挑战,而他们往往陷入失败中。
太看重结果,对考试的结果想太多,患得患失,就无法专心考试。有考试焦虑的人往往责任感太重,有强迫症症状,有太强的野心,陷入到两极化的矛盾心理状态中。这种人活的最累,总是把自己推入强烈的挑战中,却又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,最后可能幸运地成功,也可能一败涂地。
还有一些人,为什么害怕考试,就是觉得自己不会考试,做不好试题。他们可以做好任何事情,可以在公众场合演戏,发表演讲,从容地演戏,但是他就是无法坐在考场上,拿着笔写试题,做答案。
还有一些人,不是对考试恐惧,而是对考试感到焦虑。他不想自己被一张试卷所判定,不想被一个分数,一切固定的答案所影响,他想面对面地展现自己的实力,想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来征服别人,赢得别人的认可。这种人是文凭社会的失败者,但是他们并不是低能儿,而是天才。
恐惧会让人陷入疯狂,做出一些不和常规的事情。轻则作弊,重则发狂。如何应对恐惧,是社会的问题,更是个人的问题。在我看来,克服考试的恐惧有六条路:
第一,尽量不去想考试,专注于做试题,不去想这是个考试,考试的后果,考试的意义,享受考试的过程就足够。
第二,如果忍不住去想,淡化考试的意义,考不过,也就那样,生活条条大路通罗马,人生何处不青山。看破了,就破了。
第三,不断地给自己信心,不断地去训练,熟能生巧,巧的一定的程度,就算恐惧时也能够合理的运转。把自己变成一个机器,也就可以克服任何恐惧。
第四,拥抱恐惧,让恐惧自然地流淌,不要想着去克服恐惧,因为越克服,恐惧越大,把恐惧不当回事,当做正常的事情,恐惧也就不成为恐惧。如果恐惧都是常态,那么生活还有什么怕的呢?
第五,掌握一点考试的技巧,不要硬扛。有些技巧就是会让你觉得有窍门,有安全感。
第六,最好的是,尽量不去考试,而去做一些更有趣的事情。